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农业与旅游结合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在各界的推动下跨向了新的高度。休闲农业类项目越来越多,“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逐步推广,可以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
“ 农业 + 旅游 ” 融合发展衍生出的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第一:旅附农型
这种类型前提条件就是农业产值本身特别高。例如,高端有机农业、精品水果等。 我们知道自从人类实现工业化后,宏观格局上农业整体产值是不如工业的,从欧美到中国都实行农业补贴保护政策。但局部微观上,有些农业园的纯农业产值依然较高。
第二:农附旅型
最典型的是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耕地少而分散,但山地植与空气环境好。这种地方开发乡村旅游,往往农业会成为旅游的辅助产业。
第三:综合发展型
此类型出现在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园区中,园区一般是综合业态:有农业科研、农业物流、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农业旅游等。
第四:农旅合一型
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典型的例子为北京的蟹岛农庄。蟹岛总结出一条“ 前店后园 ”模式,实质就是典型农旅互动、农旅合一模式。
打造农业特色产品体系
特色餐饮系统: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及美食,开发农家、渔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题旅游餐饮系列,打造美食农乡品牌。
特色住宿系统:住宿系统分为酒店、民宿、营地三类,打造立体住宿系统,满足游客不同层级需求。
景区游览系统:创新产品设计、升级原有景区,创建新的农业休闲旅游示范点,打造全域旅游产品体验,最终形成乡村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新业态的产品体系。
特色购物系统: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和民间特色商品,构建中心(购物市场)——节点(农家、景区、集散中心)两级购物体系,打造覆盖全域的购物网络,立足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为本的产业定位和本项目特色品牌定位,构建三大类产品体系,并以具体的项目建设支撑三大产品线。
文章来源:中农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