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迈进4.0时代
【摘要】当下,人类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智本”将代替“知本”,“学力”将重于“学历”,教育目标正悄然从“传递知识”向“发展心智”转变。
另外,教育信息技术及智能设备的快速迭代,必将推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带动整个教育形态,甚至是教育生态的改变——教与学的时空限制被突破,学校的“围墙”将逐渐被拆掉,优质教育资源可被更广泛地共享。
基于以上变革, 我们基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定:教育正从3.0时代向4.0时代迈进。但在“教育4.0时代”,教育技术的变革绝不是仅仅局限在信息技术领域:思维可视化、游戏化、微课程等“心智型技术”将深入影响我们的教学设计及课程开发,使“发展心智”的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一、教育即将走进4.0时代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社会现象,它与人类文明的脚步永远是相伴相随的。每当人类文明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那么与之相应,这个时代的教育也必将发生重大飞跃——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而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是决定教育特质的三大核心要素,当这三大核心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就可宣布一个教育新时代的到来。
依据三大核心要素的变化,我们可以将教育的发展历程(主要以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为参照样本)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下图):
第一阶段:教育1.0时代
此时,人类文明处于“釆摘与渔猎文明”时代。教育以发展学习者的生存技能(狩猎、采集、捕鱼、缝制衣服、战斗)为主要目标,教学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教学的组织形式以群体活动为主。
第二阶段:教育2.0时代
此时,人类已经进入“农牧和养殖文明”时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人“如何做人”和“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知识(信息)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工具是书籍。在这个时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对知识的传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学方式主要是“面授”和“自主阅读”活动,其组织形式主要是官办机构(如太学等)和民办学馆(私塾)。
第三阶段:教育3.0时代
此时,人类进入“机器工业文明”时代。社会化大工业生产需要大批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培养“好人”和“好官”,而是要教授现代科学知识及发展专业技能。知识(信息)的载体仍然以书籍为主,但是也出现了广播和电视等载体及传播渠道。教学方式除面授和阅读活动外,还有收听广播,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其组织形式上以国家设立的现代学校为主体,以民办学校及教育辅导机构作为补充。
第四阶段:教育4.0时代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从“机器工业文明”时代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也即将从3.0时代迈进4.0时代。由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智本”将代替“知本”,“学力”将重于“学历”,教育目标正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信息的主要载体及传播工具由书籍让渡给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或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方式正从“纯线下”转向“纯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其组织形式也从单一的“他组织”(如传统学校)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如学习社群)相结合转变。
【作者简介】刘濯源,中国思维可视化教育创始人,中国“抢救思考”运动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专家组组长。已出版《赢在学习力》、《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模板》等多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