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厨房用具
制作宝宝辅食应该有专用的菜板及刀具,并且生、熟分开,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菜板、刀具
擦丝器
可以快速将较硬的蔬菜食材处理成细丝或碎渣状。
过滤勺
用来过滤食物渣滓,如过滤鱼汤中的鱼刺。
擀面杖
制作手工面条、饺子皮、馄饨皮、馒头等必需的工具。
研磨碗
可将大块的、颗粒的食物碾压磨成泥糊状,制作少量泥糊类辅食时非常实用。
小炖锅
小容量、低功率的小炖锅,用来给宝宝煮粥、焖饭、炖汤十分方便,隔水炖物也很好。
蒸锅
宝宝辅食多采用蒸、煮的方式,蒸锅必不可少。
不粘锅
尽量选用不含涂层的不粘锅,它可减少油烟,降低食物烧糊、烧焦的几率,尤其是做有关鸡蛋类的辅食。
选配的厨房用品
初级版
比较常用且经济实用的,主要是将食物处理成较细腻的泥、糊、粉的工具。
料理机
具有干磨、搅拌、绞肉等功能,制作量多泥糊类辅食或处理食材形状的必备工具。
搅拌棒
相当于手提式的料理机,可以方便地直接伸入锅、碗、杯中,将食物打成泥糊状,但其细腻程度略逊于料理机。
磨豆机
适合干磨各种硬质食材,可用来制作豆粉、米粉、坚果粉等。
辅食机
比料理机多了蒸的功能,可以快速蒸熟少量食物,也可以将食物处理成泥糊状,但食材较少时,搅拌效果稍差。
辅食添加的3W原则
辅食添加要点一(When):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
当你发现宝宝有了以下行为时,是时候给他添加辅食了:
1.抱着宝宝时或在其他外力的支撑下他能地竖起头和脖子。
2.大人吃饭时宝宝会盯着看,并对食物产生兴趣,口水明显增多,甚至流个不停。
3.能够吞咽,挺舌反应消失(即不再用舌头将勺子、食物等顶出口腔)。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以上反应,是在6个月左右,当然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个体,也会有所不同。综合权威组织的建议“在母乳或配方奶提供的营养基础上,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合理添加一定的辅食”,我从芒小果6个月开始给她添加辅食。过早(4个月及以前)添加的话,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这时添加辅食会让宝宝的各项器官负荷过重,容易引起过敏、腹泻等问题。过晚(8个月及以后)给宝宝添加辅食,则宝宝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比如,如果宝宝超过6个月不添加辅食的话,则母乳中的铁不能支持宝宝发育的全部所需,宝宝就可能患缺铁性贫血。另外,6个月左右大的宝宝进入味觉敏感期,合理添加辅食可以让其接触到多种质地和味道的食物,这对日后避免其偏食、挑食有帮助。
辅食添加要点二(What):根据宝宝发育需要选择添加的食物。
首先,从高铁食物开始添加,首选强化铁米粉。
宝宝,尤其是母乳宝宝在满6个月以后尤其是母乳宝宝,单纯的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身体对铁的需求,因此辅食应从高铁食物添加。
建议先添加单一谷物成分的、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市售各种品牌的婴儿米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选购时注意仔细阅读配料表。
其次,合理搭配每日辅食,尽量确保宝宝的每日食谱中包含了以下5类食物:谷物、蛋白质(各种肉类、豆类)、蔬菜、水果、奶和奶制品,保证宝宝每日膳食结构的均衡。
我认为,蛋黄、菜水、果汁是宝宝最初添加辅食比较糟糕的选择,而这些恰恰又是老人们传统的观念与做法。为了让爷爷奶奶更好地接受科学喂养的观念,我们要肯定老人对宝宝的爱和关心,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但同时要向他们详细解释传统做法可能带来的坏处:
如果第一口辅食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并不好吸收,过早添加会让宝宝的消化系统负担沉重,使得其消化功能紊乱,容易导致腹泻。一般建议宝宝8个月时再添加蛋黄。
如果第一口辅食是菜水,一方面宝宝习惯了喝菜水而影响正常饮水,另一方面菜水缺少膳食纤维和蔬菜中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且菜水留下了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第一口辅食是果汁,同样果汁损失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又因为其含糖量高、口味好,宝宝容易多喝从而影响正常饮水量,也会影响其对水果的兴趣,还可能会带来肥胖、龋齿的隐患。
辅食添加要点三(How):循序渐进添加新食材,逐步达到多样化。
从一种到多种: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材,仔细观察两三天有无过敏反应,如果正常则逐渐加量并尝试新的食材,如果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则应立即停止添加这种食材,3个月后再进行尝试。
从少量到多量:虽然每新添一次食材都要谨慎观察,但不要因为怕过敏而使宝宝的辅食局限在少数食材内。多项研究表明食材多样化能有效降低宝宝1岁后过敏的几率以及长大后挑食的几率。多样化的饮食能够促使宝宝对各种食物产生兴趣,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广泛摄入各类营养物质,达到营养均衡的状态。
由稀到稠,从细到粗:给宝宝的辅食,应逐从稀到稠,从泥糊类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小颗粒状食物,再到大颗粒状食物,最后到块状食物。可从米汤、烂粥、稀粥逐渐过渡到软饭。辅食的形状应从细到粗,让宝宝逐步适应。可逐渐试喂细菜泥、粗菜泥,到碎菜、煮烂的蔬菜。
单独制作:宝宝的辅食,要单独制作,家长不能只图省事,随便给宝宝吃大人的食物,这样会引起宝宝不消化和营养不良。要为他们准备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制作过程要安全卫生,防止宝宝吃进不干净的食物而导致腹泻等。另外,宝宝的食物最好现吃现做,不给宝宝吃剩下的食物。
无盐、低糖:宝宝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另外,1岁以内的宝宝身体器官并未发育完全,过多添加盐和糖会加大其肾脏等器官的工作量,反而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很多人会问我宝宝如今都1岁多了,完全可以和大人吃一样的啊,还要单独制作么?面对这类问题,我的答案依旧是肯定的。理论上来说,大人饭菜所用的食材宝宝是完全可以吃的,但大人的食物对于肠胃发育并不完善的宝宝来说肯定是难以消化吸收的,而且大人食物油重、盐重、辛辣,更不可能让宝宝吃。宝宝的食物虽是单独制作的,但也经常和大人同时吃饭,这样有助于减少“搞特殊”对宝宝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带来的影响。
另外,妈妈制作的宝宝辅食总被家里老人埋怨说太淡,所以宝宝才不爱吃,或者说不给宝宝吃盐他会没有力气。其实不然。婴儿食物中的钠已经足够宝宝身体利用的。对于已经吃添加食盐辅食的宝宝,可采取逐步减少食盐量的方式,直至孩子接受无盐食物。
本人微信号:aaaaa123147 专业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