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苓桂术甘汤记载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其组成为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6g,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之功效主治痰饮病,为治疗痰饮病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特发。
2、苓桂术甘汤标准配方是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苓桂术甘汤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
3、1苓桂术甘汤的功效桂术甘汤对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用苓桂术甘汤连续灌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机体所,导致免疫抑制机体细胞总数苓桂术甘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与其促进TH细胞。
4、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主治痰饮病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本方应用甚广,对中焦阳虚水饮内停所致耳聋目眩目生支翳心悸气短经脉跳动均有效现常用本方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脾虚有痰饮者心脏。
5、加味苓桂术甘汤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于术3钱,桂枝尖2钱,茯苓片2钱,甘草1钱,干姜3钱,人参3钱,乌附子2钱,威灵仙1钱5分 功能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其脉沉迟无力,自觉寒凉者 用法用量。
6、苓桂术甘汤 组成 茯苓12g 桂枝10g 白术6g 炙甘草6g 煎服 水浸20分,煎30分,约600ml,分早午晚3次服功效主治 阳气损伤,心下停饮症见心下逆满,胸胁憋闷,心悸,咳嗽,短气,头重眩晕,脉沉。
7、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夫短气有微饮,此水饮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匮并出二方,妙义益彰呼气之短,用苓桂术甘汤之轻清以通其阳,阳化气则小便能出矣,吸气之短。
8、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只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乾,但饮水少,喜热饮,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饮食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
9、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
10、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
11、医宗金鉴谓此方苓桂甘枣汤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故而推测其区别在于1病位不同苓桂枣甘汤证偏于下焦,故而有奔豚一说而苓桂术甘汤证的病位在中焦,故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12、白术是用来健脾的,主要是辅助作用,能够补气血甘草能够清热解毒,补脾益气,也是一味很好的药材2苓桂术甘汤的作用与功效苓桂术甘汤不仅是调理身体的好药材,而且味道还不错,平时也可以当做药膳来吃,尤其是炎热的。
13、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是指选方用苓桂术甘汤与二陈汤相组合再加用一些药物处方,可用于中医辨证属中阳不足饮停胸胁痰湿阻肺的包括支气管炎的病证患者,苓桂术甘汤为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二陈汤为法。
14、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伤寒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
15、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16、临床慢性肾炎肺心病等,用原方加参芪益气,更有益于治疗同时,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加入防己黄芪汤,增强益气利水之功,亦可在原方中加入桂枝,合成苓桂术甘汤,增强温通效益,对水泛上焦的种种病证疗效更为显著。
17、是可以服用的,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