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月初三,虽然是雨天,但还是有很多市民一大早去菜市场买荠菜,丝毫不影响三月三吃地菜煮蛋习俗。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在湖南湖北等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诗·邶风·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性喜温和,耐寒力强。野生于田野。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等成份。嫩株可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症。近用治肾炎,乳糜尿等症。
有营养专家称,虽然“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鸡蛋”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古时候主要预防春疫,其科学性还有待考证。不过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地菜虽然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营养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加上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卵磷脂、维生素A也丰富,这样两种营养食物放在一起,自然对身体有好处。
地菜煮蛋
地菜煮鸡蛋不要真当灵丹
尽管风俗中说“地菜煮鸡蛋”能“做灵丹”“治百病”,但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保持风俗是一件好事,也可以讨个口头上的吉利,但过分迷信风俗的说法就显得过于愚昧了。
荠菜煮鸡蛋相比白菜煮鸡蛋或者白水煮鸡蛋在营养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网友们不可为了“治百病”的目的吃太多荠菜煮蛋,尤其是血脂偏高的人群和老人,以免从蛋黄中摄入过多胆固醇。建议此类人群以喝地菜煮水来代替地菜煮鸡蛋。
另外,在食用荠菜时也最好购买人工培植的荠菜,如果是在农村有条件割到货真价实的野荠菜,也应当注意观察荠菜生长的位置,确认其没有受到水污染等影响才可以割回家食用。食用之前应当注意多洗一两遍,并在吃之前用开水焯一焯,以保证野菜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勿随意食用野菜
不少野菜含有毒性成份,比如野芹菜、野胡萝卜、蛇床子、野大蒜等野菜,均可导致食用者中毒甚至死亡。有些可食用的野菜,过量食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如灰菜、苋菜、苜蓿、槐花等野菜,吃后经日光照射可诱发日光性皮炎,重者出现头昏、脑晕等症状。
另外,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公路两旁生长的野菜,因遭受污染,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很高,食用这种被污染的野菜也很容易中毒。切勿食用不认识的野菜,可食用的野菜,食用前最好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以减少有害成分。过敏体质的人,更不能乱吃野菜。
来源:网络
编辑 | 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