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有人说凡是中国境内的东西就没有中国人没吃过的。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传承下来,不仅烹饪出数不清的美食,也诞生了大量黑暗料理。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即菜系。
各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 川、 粤、 闽、 苏、 浙、湘、 徽等菜系,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
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
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但是今天,我们抛开各大菜系与名菜,聊一聊中国各地的“黑暗美食。”
臭腐乳
臭腐乳,也就是北京版的臭豆腐,它的诞生是王致和的功劳,落榜的王致和无心做豆腐生意,就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缸中用盐腌着,多日后发现豆腐变成了青色、散发阵阵臭味,吃起来却臭中带香、耐人寻味,于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臭豆腐。还曾被慈禧太后赐名“青方”,列为御膳小菜。
霉千张
被宫廷誉为“奇菜”的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松厦镇的著名特产,风味独特,可油炸,可清蒸,它以鲜洁、清香(臭)、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黄豆浸胀后磨成浆汁,用文火烧熟,以盐卤打花后,倒在土粗布上压干水分,做成薄、匀、燥的“千层衣”,叠齐切成小条,下面垫上干净的籼稻稻草,上面压一块豆板,放在较暖的地方霉化后即可食用。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名菜,其诞生的故事多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有关。豆腐切块后发酵长出寸许白毛,就是毛豆腐了,一般吃法是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也可以油炸、火焙或清蒸。而古徽州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向街头走街串巷的货郎买上一份毛豆腐,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 就着油锅边吃边聊,既鲜美可口,又独具风味。
臭鳜鱼
臭鳜鱼,臭鳜鱼同样是徽菜中的代表作,又称桶鲜鱼,腌鲜鱼,腌鲜在徽州土话中就是臭的意思。鳜鱼用淡盐水腌渍经六七天后,会发出似臭非臭气味,将其放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即成。这鱼闻着臭吃着香,肉质鲜嫩,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拥有大量粉丝。
屈头蛋
屈头蛋又称为“活珠子”是鸡、鸭蛋在胚胎刚刚开始孵化成型的时候,就中止孵化的蛋。在广西一带十分流行。用几种野菜和香菜、酸姜等做佐料食用。据说还有美容和治头痛的功效,女生吃了特别好,问题是女生敢吃吗?
牛欢喜
“牛欢喜”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母牛的生殖器官。
牛欢喜在两广地区很受欢迎,当然,各地烹饪方法各不同。最常见的是在吃全牛宴的时候,将其与牛肉、牛下水全都放入火锅里烫,并且将其视为高级别的待客美食。
虫宴
在云南有这样一句话“云南十八怪,三个蚊子一盘菜。”自然有夸张成分,但也看出云南人对品尝昆虫的热情。
只是黔西南的吃货也站不住了,也常调侃:“吃虫无须去云南,黔西南自己也生产。”都说真正高手是在民间,蚂蚱、蜂蛹、竹虫、蝎子、蜈蚣、虾巴虫……吃的对象千奇百怪,多数只需热油小火慢慢炸过,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一道喷香的高档下酒菜便成了。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很重口味?那我们看几样别的菜缓缓。下面的这几道菜虽然不是那么重口味,但是因为制作方法极度残忍,从而渐渐的从餐桌上淡去…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天”者,至高尊称也。也就是说,世间万事,唯此为大。
确实,吃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往往吃了上顿盘算下顿,而且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在吃上搞出点儿新鲜花样来,由吃而产生的饮食文化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古代某些笔记小说中记载的美食之烹调手段和制作过程,听起来却令人毛骨悚然。
三吱
唐房千里《投荒录》记载:岭南人性喜食小鼠。他们把初生尚未睁眼的小鼠用蜜饲喂,上席时,将小鼠钉在木板上,尚能“嗫嗫而行”。现在,岭南依然保留了类似吃法,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吱”。
铁板甲鱼
唐无名氏《玉泉子》载:名士李詹所创的“烧醉鳖”,用绳索缚鳖,在烈日下暴晒,使鳖渴极,以酒饮之,然后烹调。这道菜在今天叫做铁板甲鱼:将鲜活的甲鱼放在有调料的凉汤中用慢火煨。甲鱼是活的,当水渐渐升温后,甲鱼就会因为热而喝汤,调料自然就进入了甲鱼的体内。最后甲鱼熟了时,外面的汤和甲鱼喝下的汤,使甲鱼肉味中都有汤的味道,据说鲜美无比。
烤鸭掌
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烹食鹅掌的野蛮方法:易之为大铁笼,置鹅鸭于其内,当中取其炭火,铜盆贮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即饮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尽,肉赤烘烘乃死。
活叫驴
明谢肇淛的《五杂俎》记载,有些人竟然活剐生物以满足其口腹之欲,比如“驴羊之类,皆活割取其肉,有肉尽而其未死者,冤楚之状,令人不忍见闻”
风干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做风干鸡的,这可不是一般风干食品,这是道黑暗的西藏菜。做法是捉一只活鸡,以极快的速度拔毛、取脏、填调料入鸡腹、缝合,然后挂于通风处。因为这些操作之前,鸡还是活的,工序完成之后,这些鸡大部分还没死,如风铃一般在风雪之中“咕咕”地叫……
好了,看了这些黑暗美食,希望大家还有食欲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