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严重的会影响手脚的活动,那有没有痛风偏方呢?下面药材君就来说说痛风偏方有哪些,还有痛风的药膳偏方有哪些。
痛风偏方
方1:鲜五色梅根10~20g,青壳鸭蛋1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1小时服用,有活血止痛之效。
方2: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有清热通络之效。
方3:钩藤根250g,加烧酒适量,浸1天后分3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方4:牡丹藤1500g,牛膝30g,钻地风60g,五加皮250g,红糖250g,红枣250g,烧酒5000g,密封1个月。每次30ml,日3次服,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方5:苍术15g,黄柏15g,蚕沙12g,木瓜10g,牛膝6g,丹参15g,白芍12g,桑枝12g,五灵脂9g,元胡15g,路路通15g,槟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方6:凌霄花根(紫葳根)6~10g,浸酒或以酒煎服,有活血止痛之功。
方7:珍珠莲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牛膝各30~60g,丹参30~120g,水煎服,兑黄酒,早晚空腹服,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慢性痛风。
方8:红花、白芷、防风各15g,威灵仙10g,酒煎服,有活血祛风之功,主痛风历节,四肢疼痛。
方9:党参60g,白术60g,熟地黄60g,山药30g,海浮石30g,黄柏60g,锁阳15g,南星30g,龟板30g,干姜灰15g,共为末,粥糊为丸。每次9g,日3次,主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治气血两虚,痰浊痛风。
方10:黄柏6g,威灵仙6g,苍术10g,陈皮6g,芍药3g,甘草10g,羌活6g,共为末服,有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功,主湿热型痛风。
方11: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疗效:服药1个月,可获痊愈
方12: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痛风的药膳偏方
南瓜玉米糊
做法:南瓜适量,去瓤洗净,切成薄片,放锅内加水煮沸,调入玉米粉适量,煮成稀糊状。
功效:南瓜属低能量、碱性果蔬,尿酸易溶解于碱性食物。将含嘌呤甚少的玉米和南瓜一起煮成糊,更适合肥胖的痛风患者长期食用。
黄花菜汤
组成:鲜黄花莱根30克,黄酒适量。
用法:水煎后去渣,冲人黄酒温服。
功效:黄花菜汤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是通络止痛。痛风,关节疼痛红肿,活动不利,或足跟部疼痛拒按。
芹菜炒肉
步骤
1.准备好芹菜和肉这两样最基本的食材,将芹菜去掉叶子后,切成段状,留着备用。
2.猪脊肉切成细丝,用料酒,少许淀粉、盐抓匀腌制十分钟左右略入味。
3.锅中放适量油,加入肉丝,炒至肉丝变白后关火。
4.准备另外一个锅,里面放入油和花椒,将他们一起烧热。
5.加入葱姜丝炒出香味。然后铲出,只留锅中油。
6.加入芹菜,快速翻炒。炒至芹菜翠绿,加入肉丝。
7.翻匀后,加入适量盐,再略炒,即可出锅。
凉拦虎杖芽
用料:嫩虎杖牙150克。
制法:春秋两季采下嫩虎杖芽,开水略烫,切段,加盐、味精、白糖、麻油适量调拌均匀即可。
功用说明:虎杖活血化淤、清热通络,适用于淤热阻滞型痛风。
笋片熘白菜
用料:竹笋、白菜各适量。
制法:竹笋切片、白菜切条,入沸水略焯捞出。炒锅内放植物油少许,七成热时放入姜、葱、清水少许,烧沸后入白菜、竹笋,煮沸后调入味精、料酒、白糖拌匀,放温即可食用。
天麻杜促炖猪肉
用料:天麻、杜仲各15克,猪肉100克。
制法:天麻、杜仲用纱布包好,与猪肉共炖熟,放温去药包食猪肉。
牛膝粥
配方:牛膝茎叶20克,粳米100克。
制法:牛膝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入粳米100克,再加水约500毫升,煮成稀粥。
功效:健脾祛湿止痛。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顿服,10天为1个疗程。
葡萄粥
配方:鲜葡萄30克,粳米50克。
制法:粳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粥半熟未稠时,把洗净的葡萄粒加入,再煮至粥稠即可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
用法:早晚分食。
栗子粥
配方: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小儿减半)。
制法:栗子粉与糯米加水400毫升,放砂锅内用文火煮成稠粥。
功效:健脾胃,壮筋骨。
用法: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
首乌粥
配方:何首乌粉2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粥半熟时调入首乌粉,边煮边搅匀,至黏稠时即可,加白糖调味。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和胃。
用法:早晚分食。
关注药材百科微信公众号:ycbk01 为您提供最全的中药材,包括药材名称,图片,药材功效,药材食用方法,药材鉴别供您参考!